听了最新一期疯投圈的播客节目《从泡泡玛特谈起:物质消费中的情感价值》,结合网友 @Aaron 的笔记,整理下。

1.企业主要分为 2 类:一类是效率型企业(以美团、头条为例),不断地提高效率,来摊薄成本;一类是创造美好体验的企业,以迪斯尼、星巴克为例。一般创造美好体验或情感体验的企业,会有一个特征,就是享受到产品的高溢价,比如:星巴克的一杯咖啡的成本大概就是5元,但是可以卖到30+。喜茶目前就是这一类,也享受到了品牌和产品的高溢价。

2.并非所有的产品或品类都适合做情感体验,过于功能型的东西一般不需要太情感体验,比如纸巾、电池等;但与“人”越近,甚至本身有可能成为人的一部分的东西,就有可能因给人带来情感体验而收获高溢价,比如:衣服、项链、包、手机等。最典型的就是奢侈品,这些产品在“功能性”上并不足以支撑他们的价格,而是其给消费者带来的情感体验和身份感,导致他们拥有了这个高溢价。

3.中国目前在情感体验创造上做得很不错的 2 家新企业,一个是泡泡玛特,通过“游戏化”(盲盒)的方式给消费者创造出“惊喜感”,也因为“游戏化”的设置让产品和品牌本身带有“社交属性”,这种社交属性让产品和品牌可以在圈内自传播。有一个数据可以很好地彰显这点,泡泡玛特的小程序成交额高于天猫店,另一家企业是新型美妆集合店“话梅”,不追求坪效,更注重消费者体验,想打造成消费者到了一定会去逛的一个网红店。“话梅”的思路特别像日本的茑屋书店,都是从一个品类切入,最后做整个生活方式。日本消费者已经过了“物质生活”缺乏的时候,相对注重精神追求,所以茑屋以书切入。美妆相对书肯定是一个更好的切入品类,高利润、不易比价,刚需。

5.未来中国会出现越来越多“创造美好体验”的企业,当然有一个特征,这种一般都是先抓住一小部分人群,以及这群人一般都是同一个人群中的优质人群。

产品的情感价值,做衣食住行的产品,最合适。C 端的互联网产品我觉得和消费品恰恰相反,反倒是功能型的产品可以做一些情感化设计。比如:效率工具。因为这些互联网工具是思维的延伸,容易产生共鸣。B 端产品,资讯、电商反而不好做。

C 端纯兴趣社区、社交。某种意义上也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