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论整理。

在接触数据分析时,不知从哪方面入手开展分析,分析的内容和指标常常被质疑是否合理、完整,而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今天就来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论。

1. PEST分析法

PEST是一种针对行业所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的模型。 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,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。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时。由于不同行业和企业有其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,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,但一般都应对 政治(Political )、经济(Economic)、 技术(Technological)和社会(Social)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,这种方法简称为 PEST 分析法。

  • 政治环境:构成政治环境的关键指标有:政治体制、经济体制、财政政策、税收政策、产业政策、投资政策、专利数量、国防开支水平、政府补贴水平、民众对政治的参与度等。
  • 社会环境: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关键指标有:人口规模、性别比例、年龄结构、出生率、死亡率、种族结构、妇女生育率、生活力式、购买习惯、教育状况、城市特点、宗教信仰状况等因素。
  • 技术环境:构成技术环境的关键指标有:新技木的发明和进展、折旧和报废速度、技术更新速度、技术传播速度、技术商品化速度、国家重点支持项目、国家投入的研发费用、专利个数、专利保护情况等因素。
  • 经济环境: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指标有:GDP 及增长率、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、利率、汇率、通货膨胀率、消费价格指数、居民可支配收入、失业率、劳动生产率等。

2. 5W2H分析法

5w2H 分析法是以五个 w 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 H 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提问,从回答中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,即何因 (Why) 、何事(What) 、何人(Who) 、何时(When) 、何地(Where) 、如何做(How) 、何价(How much),这就构成了 5W2H 分析法的总框架。

  • Why:用户购买的目的是什么?产品在哪方面吸引用户?
  • What:公司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?与用户需求是否一致?
  • Who:谁是我们的用户?用户有何特点?
  • When:何时购买?多久再次购买?
  • Where:用户在哪里购买?用户在各个地区的构成怎样?
  • How:用户购买支付方式是怎样?
  • How much:用户购买花费的时间、交通等成本各是多少?

3. 逻辑树分析法

逻辑树又称问题树、演绎树或分解树等。它是将问题分层罗列,从最高层开始,并逐步向下扩展。把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,然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和哪些相关问题有关。每想到一点,就给这个问题所在的树干加一个“树枝”,并标明这个“树枝”代表什么问题。逻辑树能保证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完整性,它能将工作细分为便于操作的任务,确定各部分的优先顺序,明确地把责任落实到个人。

逻辑树的使用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:

  • 要素化:把相同的问题总结归纳成要素。
  • 框架化:将各个要素组织成框架。遵守不重不漏的原则。
  • 关联化:框架内的各要素保持必要的相互关系,简单而不独立。

4.4P营销理论

4P营销理论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,它是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。营销组合实际上有几十个要素,这些要素可以概括为 4 类: 产品(Product) 、价格(Price) 、 渠道(Place) 、促销(Promotion)。

  • 产品: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,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,被入们使用和消费并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任何东西,包括有形产品、服务、人员、组织、观念或它们的组合。例如:公司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?哪个产品销量最好?与用户需求是否一致?购买产品的用户都是些什么人?
  • 价格: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时的价格,包括基本价格、折扣价格、支付期限等。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有三个:需求、成本与竞争。例如:公司销售收入怎样?增长?减少?用户接受的合理价格是多少?用户购买支付方式是怎样的?
  • 渠道:是指产品从生产企业流转到用户手上全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环节。例如:公司在各地区有多少销售渠道?是否未覆盖或覆盖率较低?用户通过何种渠道购买?用户在各个地区的构成怎样?公司的渠道政策是否有吸引力?
  • 促销:是指企业通过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用户消费,以短期的行为(比如让利、买一送一,营销现场气氛等等)促成消费的增长,吸引其他品牌的用户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。广告、宣传推广、人员推销、销售促进是一个机构促销组合的四大要素。例如:投入多少促销资源?效果如何?投放多少宣传广告?效果如何?

5. 用户行为理论

网站分析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,有一套成熟的分析指标。比如 IP、PV、页面停留时间、跳出率、回访者、新访问者、回访次数、回访相隔天数、流失率、关键字搜索、转化率、登录率,等等。遇到这么多指标,所有的指标都要采用吗?什么指标该采用?什么指标又不该采用,各指标之间有何联系,哪个指标先分析?哪个指标后分析?

用户使用行为是指用户为获取、使用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,用户对产品首先需要有一个认知、熟悉的过程,然后试用,再决定是否继续消费使用,成为忠诚用户,最后流失(认知-熟悉-试用-使用-忠诚-流失)

image.png

6. SWOT分析法

所谓SWOT分析,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下的态势分析,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、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,通过调查列举出来,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,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,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,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,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。

S (strengths)是优势、W (weaknesses)是劣势,O (opportunities)是机会、T (threats)是威胁。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,战略应是一个企业“能够做的”(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)和“可能做的”(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)之间的有机组合。

  • 优势: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,具体包括:有利的竞争态势;充足的财政来源;良好的企业形象;技术力量;产品质量;市场份额;广告攻势等。
  • 劣势: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,具体包括:设备老化;管理混乱;缺少关键技术;研究开发落后;资金短缺;经营不善;产品积压;竞争力差等。
  • 机会: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,具体包括:新产品;新市场;新需求;外国市场壁垒解除;竞争对手失误等。
  • 威胁: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,具体包括:新的竞争对手;替代产品增多;市场紧缩;行业政策变化;经济衰退;客户偏好改变;突发事件等。

image.png

7. 波士顿矩阵

波士顿矩阵认为决定业务产品结构的要素可分为两类:市场吸引力和企业实力。在反应市场吸引力的众多指标中,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指标是:销售增长率。而在反映企业实力的指标中,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指标是:市场占有率。因此,波士顿矩阵选择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是销售增长率与市场占有率。

image.png

这个矩阵的核心在于:使业务/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发展的变化,将企业有限资源更有效合理地分配,以此来保障企业的收益。

明星产品
销售增长率与市场占有率双高。
明星产品并不一定意味着会给企业带来正现金流,因为市场还在高速成长,企业必须继续加大投资以确保获得与市场同步增长,并以此击退竞争对手。

问题产品
相对市场占有率低,但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。
问题产品往往是企业的新业务或新产品,企业必须要觉得是否对其加大投资让其成长为明星产品,这对于企业来说有较大的风险。

现金牛产品
相对市场占有率高,但销售增长率低。
现金牛产品是企业的主要经济来源,能够带来较稳定的现金流,形成了规模经济与高边际利润的优势,但是其未来增长空间是有限的。

瘦狗产品
相对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都陷入低迷。
这一类业务以及进入了衰退期,企业可以选择将该产品或业务退出市场,或将该业务与其他业务合并管理,让它不要再占用企业管理资源。

8. 二八法则

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,他对 19 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:80% 的社会财富集中在 20% 的人手里,而 80% 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 20% 。又称帕累托定律。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约 20%,其余 80% 都是次要的。